• 005254528/2025-00264
  • 郑州市中原区高新社会事务中心公共事业部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2025-08-15
  • 2025-08-15
郑州高新区“三资”领域管理成效显著:以预审制度筑牢规范基石

为强化村级 “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 “三资”)管理,郑州高新区通过推行村级重大事项预审制度(试行),构建起事前监督、流程规范、责任明晰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有效防范了基层微腐败,保障了集体经济安全与村民合法权益。

一、精准界定范围,实现三资监管全覆盖

制度明确将三资领域关键事项全部纳入预审范围,实现“应审尽审”。在资金管理方面,区分村经济条件设定不同标准:经济较好村10万元以上、薄弱村5万元以上的单笔支出必须预审,杜绝大额资金滥用风险;在资产管理方面,集体土地承包、集体经济项目立项与承包、集体财产处置(借贷、租赁等)、大型固定资产购建或报废等事项均需严格预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在资源管理方面,宅基地使用、征地补偿费分配、村庄拆迁改造等涉及资源配置的事项纳入监管,确保资源利用合规透明。

二、规范预审流程,筑牢三资安全防线

通过“村级提交 — 办事处审核 — 反馈意见 — 民主决策”的闭环流程,为三资管理加装“安全阀”。村级三委需先经会议商议,提交预审表及方案、纪要等材料;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与主任从严审核,对政策把握不准的事项开展 “核议”,重大分歧事项提交党工委班子集体决策;审核结果5个工作日内反馈,对不合规事项予以退回或否决,确保三资使用合法合规、符合民意。

三、强化监督问责,压实三资管理责任

构建“第一责任人 + 一岗双责 + 监管责任”的责任体系,将预审制度纳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办事处纪工委每季度检查,对未预审、延迟预审、审核不严等行为严肃追责,视情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直至党纪政务处分,形成“不敢乱、不能乱、不想乱”的约束机制。

预审制度的推行,有效规范了村级“三资”运行,提升了决策透明度与公信力,为保障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村民切身利益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主办单位: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郑州高新区国槐街6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