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高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要求,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领导干部坚持和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郑州高新区机关党委“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必选课程,组织全区50余名执法人员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培训班;全年党工委理论中心组组织3次学法活动,主任办公会例行组织领导干部学法共计26次。
(二)践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就重大涉法事项坚持通过组织召开党工委会、主任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确保管委会、办事处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全覆盖。将各内设机构、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三)广泛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组织开展了服务型执法学习和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证年度审验线上培训考试,以考促学,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同时,城市管理局、环保安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重点执法部门立足执法实际,组织开展本部门行政执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执法文书制作实务、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服务型执法建设、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内容。
二、紧扣急难愁盼,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一)依法办理涉法涉诉案件。今年以来,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5件,全部按期向法院提交了证据材料、答辩状和委托手续,及时跟进案件进展,按照法院规定的时间到法院参加庭审,并积极推动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绝大多数行政诉讼案件取得了胜诉;同时按期完成行政诉讼案件和裁判文书的季度备案工作。办理管委会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4件,均按期向市政府行政复议中心提交证据材料、答复书和委托手续;办理需管委会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93件,均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规定,及时向被申请人发送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并积极与申请人、被申请人沟通对接,了解案件情况,准确进行案件裁量。办理行政赔偿、补偿申请9件,依法履职申请书8件,均按照要求处理并进行书面答复。
(二)扎实做好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持续推进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的信息公开,已强化涉企政策集成公开,集中公开产业发展、准入标准、资金补贴、项目申报、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企业关心关注的信息。特别是在基层政务公开方面,已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并加强专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为基层群众提供政府信息网上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政策咨询等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共受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59件,撤回申请1件,均依法进行了妥善办理,依法回复率100%。
(三)开展基层法治建设强基固本行动。建立“两级平台、三级网格、五级联动”的网络化基层治理体系。高新区现有村(居)法律顾问46人,其中律师41人,担任70个村(社区)的村居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5人,担任9个村(社区)的村居法律顾问,已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截至11月,村居法律顾问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意见1173次,代起草法律文书25件,开展法治讲座27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2件,提供现场法律服务数235次,为村居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43次。
三、切实履行职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一)严谨细致开展审查监督和备案工作。重视决策部署和履职的合法性,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对拟出台的管委会文件及合同进行法制审核,全年共审核党工委、管委会文件309件,其中规范性文件2件;共审核合同61份,其中签订合同58份,已按时限向郑州市司法局备案。同时,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做好行政执法指导及具体行政行为备案。
(二)深化行政执法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在市发改委、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对接市直执法部门,结合高新区实际,建立涉及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领域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清单,在及时纠偏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为新增的12名从事执法工作人员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件,并定期排查不符合执法证申领条件的人员,及时办理注销。
(三)优化法律顾问队伍工作。在新的法律顾问聘用服务年度,对法律顾问单位进行优化整合,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工作实际的情况下,进一步整合和精简队伍力量,经过必要的考核,拟由原有18家法律顾问单位缩减为13家法律顾问单位。待新的聘用方案通过党工委会议审定后,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法律顾问分工方案,做好日常统筹管理,以更好发挥法律顾问服务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
四、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积极做好赋权梳理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三化三制”改革的要求,按照上级精神和要求,积极对接各相关市直部门,并组织区各部门认真对照和梳理权责事项清单,及时做好社会管理职能的剥离工作。目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高新区保留的权责事项清单已梳理完成,为下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三化三制”改革工作及规范、高效推进全区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梳理高新区政务服务事项1273项,录入完成率100%,其中,涉企审批事项878项,网上可办事项占比100%,促进网上办工作重点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在办事大厅设置商事登记一件事专区,推行免费申请发票专用章线下特色一件事,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税务备案和发票专用章刻制整合成为免费申请发票专用章特色线下一件事;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制作动物诊疗许可、兽药经营许可等5个事项的《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及《告知承诺制服务指南》等;“免证办”推进电子证照使用,加快数据信息共享,目前已梳理出高频事项86项,实现调用相关接口7000余次,免提交材料7200余项;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和证照数据在办理事项过程中的使用,进一步精简办事材料,目前已归集电子证照9个单位54个目录共计5万余条。
(三)开展“万人助万企”保障行动。积极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体验和万人助万企工作。目前共有8个内设机构完成“一把手走流程”活动,通过采取减材料、减时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依托辖区园区资源优势,探索便民利企精准服务。建立企业服务驿站,拟定《郑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向园区延伸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依托辖区内亿达园区企业服务驿站,为辖区内所有企业和群众无偿提供企业开办、项目申报、人才服务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
2022年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部门工作不够细致,特别是面对新工作新挑战时,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事务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力量还比较薄弱,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规范、不到位之处。
下一步,高新区在持续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在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加强信息互通和工作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做好重大法治事项。二是加强监督指导,通过细化工作制度、加强日常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短板和漏洞,促进各部门规范履职。三是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采用统一组织和各部门自行组织、线下培训和线上自学的方式,紧扣各部门需求,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水平。
特此报告。
2023年1月9日